六氟磷酸锂 电池网资料图
在持续了两年多的“大牛市”后,动力锂电池产业已经棋至中盘,电解液市场也即将迎来阶段性拐点。
以电解液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锂为例,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受供需极端不平衡影响,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甚至一度维持在40万元/吨的高位。但据相关机构最新调查发现,六氟磷酸锂已从40万元/吨的高位关口下探至34万元/吨左右,继续降价成2017年大趋势。
有业内人士预计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调整还会更加剧烈些。“随着新增产能的持续释放,预计六氟磷酸锂未来平均价格可能会跌至20多万元/吨左右,最终的价格还是由供需决定。”
其实这种阶段性的拐点苗头早已显现。2016年以来原材料价格飞涨,但是下游的电池价格并不能实现同步上涨,下游倒逼上游正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并成为锂电动力电池四大关键材料。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常用电解质锂盐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但从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主要电解质。
赛瑞研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电解液整体产量为11.1万吨,同比增长34.3%;中国电解液产量为6.9万吨,同比增长52.7%;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电解液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2016年中国电解液产量为9.8万吨,同比增长42.03%。
2012-2016年中国锂电电解液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电解液作为带动锂离子流动的载体,对电池的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等至关重要,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的保证,对锂电池的运行和安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解液成本中电解质比重最大,也是电解液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六氟磷酸锂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目前最广泛的电解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呈现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高于上年同期11.2和9.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
新材料在线查阅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市场销量在80万辆左右。
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也极大拉动了上游动力锂电池及其电解液相关材料的生产和销售,电解液的旺盛需求让多家电解液企业不断扩产,且有多家新进入者涉足电解液及上游六氟磷酸锂原材料。
产能的理想与现实
2016年8月19日晚间,多氟多董秘陈相举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
另一家主流六氟磷酸锂大厂必康股份(002411.SZ)也计划在目前2000吨产能的基础上再扩产3000吨。必康股份董秘陈兵表示,“目前公司正紧抓产品市场需求爆发性增长的有利时机,按照公司的时间部署,按序时进度扩建‘新增年产 3000 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本次扩产规模较大,公司力争在年底前进行调试、试生产。”
2016年7月5日,永太科技也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8760万元投资建设年产6000吨六氟磷酸锂和2000吨新型锂盐项目。一期项目将形成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和1000吨新型锂盐的生产能力,建设期预计为1.5年。
而北斗星化学、石大胜华等企业的计划新增六氟磷酸锂年产能也都超过接近或超过两千吨。
2015年以来部分六氟磷酸锂新增产能情况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