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市场一周汇总(12.17-12.23)
时间:2016-12-23
作者:
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锂电池电芯市场行情继续走淡,最近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山东以北地区物流受到影响,高速封路导致发货延迟,加上近期行情本就偏淡,业务员普遍表示比较空闲。动力电池方面,受政策面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不少厂家的停减产观望现象在持续,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何时落地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厂家表示,虽然储能和专用车市场今年表现的不错,但是新能源车市场体量大,仍然是动力电池企业的主要着力点。目前容量型18650产品2000mAh 5.3元/颗,2500mAh 6.5元/颗,动力型18650产品2000mAh 5.6元/颗。
国务院近日发布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指出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到2020年,新能源车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正极材料至12月23日,三元材料市场上111型主流价在155000-158000元/吨左右,523型主流价在145000-152000元/吨左右,基本与前期水平持平。近期市场成交情况一般,这段时间以来,钴盐等原料上涨明显,除了一些正常厂家的订单外,暂未出现节前提前备货的情况,另外,加上明年政策尚不明朗,包括磷酸铁锂在内的厂家及下游均以观望为主。今年市场出现骗补情况后,一些主导正极材料厂家也采取了保守的销售模式,不主动接单,调整现有客户结构,提升客户质量,缩短帐期,扩产步伐也相应减缓。在产业政策引导下,高能量、高密度的正极材料将成为“市场新宠”,不过目前国内使用622的电池厂家唯数较少,一部分三元材料厂家已做足的市场储备,一旦明年622、NCA等产品市场需求放大,产量也会相应提升。
前驱体方面,进入12月以来,三元前驱体及原材料市场价格一路看涨,本周上涨势头放缓,价格暂稳。目前原料价格上涨,三元前驱体虽供应充足,但成本压力致使供应商必须提高成交价来保证不亏损,三元前驱体523型主流报价74-76元/千克,上涨1.5元/千克,随着政策表明三元电池将解禁客车,且成本驱动力仍在,预计后期还将上涨。
钴方面:近期欧美市场圣诞节前备货,导致外媒钴再创新高,相比火热海外市场,国内现货交易则十分冷清,但在海外价格拉动下,国内报价继续攀升,截止本周五,电解钴主流价格在257000-267000元/吨,较上周上涨20000元/吨左右;四氧化三钴市场现货偏紧张,上游多以小单成交为主,成交价格走高,至周五,四氧化三钴价格在175000-177000元/吨之间,上涨2000-3000元/吨,四钴下游需求较旺,且有海外钴价做支撑,后期四氧化三钴仍有一定上涨空间。硫酸钴市场供应偏紧,持货惜售,仍以小单成交为主,硫酸钴市场报价在47000-48000元/吨,上涨1500元/吨。
碳酸锂方面:本周国内碳酸锂价格总体持稳,电池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28000-130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15000-120000元/吨,近期碳酸锂价格波动不大,市场现货仍处于偏紧状态。进入冬季,青海地区卤水碳酸锂产量减少,蓝科出完最后一批货后也将进入冬歇,部分大厂订单已签至年底。预计短期内碳酸锂市场窄幅整理为主。负极材料近期负极材料市场持稳运行,市场需求尚可,现国内低端负极材料主流报1.8-2.2万元/吨,中端产品主流报4-5.5万元/吨,高端产品主流报8-10万元/吨。据国内某负极材料生产商表示,自今年9月份以来,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大幅增长,月产量同比翻倍,主要是来自动力电池市场的订单开始大幅形成规模,预计今年公司负极材料总产量将达到六千多吨。产品价格方面仍有下滑,跌幅在5%左右。整体来看 ,今年负极材料总产量仍有明显增长,各企业的扩建兴建热情依然较高。据鑫椤资讯了解,贝特瑞母公司中国宝安公告称,贝特瑞将在江苏金坛投资52亿建设正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其中12亿投入高性能负极材料项目。目将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形成8万吨高性能负极材料的年生产能力。其中,第一期国家资产投资4.5亿元以上,于2017年4月30日前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形成3万吨高性能负极材料的年生产能力;第二期、第三期的建设规模根据市场情况确定,第三期于2019年12月31日前开工建设。山西水木新碳材科技有限公司规划的4000吨负极材料项目,目前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元旦后进入试生产,春节后将正式进入生产阶段。据悉,该公司产品目前定位于中高端产品,以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为主。
原料市场:本周原料市场平稳。现低硫焦价格累计调涨300元/吨左右,国内大庆石化1400元/吨,抚顺二厂报1400元/吨,大港石化报1600元/吨。天然石墨市场部分厂家报价调涨300元/吨左右,现-195主流报3000-3500元/吨。球化石墨主流报14000-22000元/吨。针状焦价格暂稳,现国内针状焦价格在3000-3500元/吨,进口针状焦价格450-500美元/吨。隔膜本周锂电隔膜市场表现较好,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对动力电池性能影响深刻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隔膜的高端市场需求日趋扩大,成为隔膜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争市场领域。
国内隔膜龙头企业星源材质于12月2日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经历11个涨停板后维持在每股87元左右,总市值过百亿,表现十分抢眼。2016年实际产量预计将达1.3亿平,主要产品为动力类锂离子电池隔膜,占其总收入超过90%。而其客户也包括LG、比亚迪、国轩、力神等排名前列的动力电池企业,并与合肥国轩合资设立子公司合肥星源,未来新建6条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12条多功能陶瓷涂覆隔膜生产线以及5条聚合物涂覆生产线。星源材质董事长陈键在接受某专访时表示,在高端隔膜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构建差异化的产品特色。具体而言,在干法隔膜方面,通过技术和工艺的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并通过装置设备的自主改造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生产效率;在湿法隔膜方面,公司会加大功能化隔膜的开发和涂覆技术的优化,下一步将推出纳米复合隔膜,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电解液近期电解液市场持稳,现国内电解液价格普遍售价在7-9万元/吨。据北方某电解液生产商表示,三元用动力型电解液价格在7-9万元/吨,小型动力用电解液价格在6-8万元/吨;铁锂用动力型电解液价格在7-10万。出货量方面在补贴政策传闻四起的情况下,近期出货量略有减少。目前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回款,应收账款已经给公司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今年整体价格上涨,原料调涨是主因。本周电解液原料市场持稳。现溶剂价格为:DMC为8000元/吨左右,DEC为16000元/吨左右。六氟磷酸锂现价格普遍在38-41万元/吨。石大胜华12月20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营石大胜华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胜华新能源”)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于2016年初开工建设,其中“一期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具备试生产条件,开始试生产。总结
从电池厂的计划安排来看,对于明年市场还是整体看好的,不过厂家对材料的采购方面仍然表现谨慎,库存做的不多。近日原料的上涨使得材料厂家很难受,也一直通过朋友圈转发原料上涨信息等方式对外“吹风”,希望能够顺势调高报价,但对于正处于淡季的电池企业来说,材料的涨价难以接受,加上电池厂大多处于去库存的状态中,产量已明显下降,所以也不急于采购。目前来看这种尴尬的上下游关系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待补贴及准入政策明朗后市场将重新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