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据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达到50.7万辆。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告诉增长,动力电池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据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量30.8GWh,同比增长82%。
但进入2017年,新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于1月1日开始执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开始降低,动力电池有了更高的要求。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始不断倒逼动力电池厂商下调价格,企业利润收紧。动力电池行业即将“变天”,企业该如何破局?
新政下的企业压力山大
根据乘联会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400辆,同比大幅下降61%。1月份向来被认为是汽车销售淡季,但如此“断崖式暴跌”正常吗?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1月正极材料三元材料及钴酸锂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2017年2月8日,4.35V钴酸锂价格已涨至26万元/吨,较2016年12月涨幅18% ;同期,动力型三元材料523价格为15.5万至16万元/吨,对比年底涨幅超5%。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认为,在动力电池中成本占比约30%的三元材料逆市涨价,对动力电池和汽车厂商都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
行业将引来剧变
经过2016年的“疯狂”,扩产运动刮遍整个行业,2017年的动力电池产能预计能达到170GWh,是实际需求量的7倍以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世霖表示“15年和16年市场处于爆发期,有一些供不应求的情况会导致一些企业感觉大家发展都不错,实际有许多企业是埋下巨大隐患。”
为此2016年底,相关部门针对动力电池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提高行业产能门槛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到涉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及成本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让动力电池行业许多企业压力倍增。
有行业人士认为,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电池行业产能过剩后将出现激烈的价格战,利润下滑等问题会持续困扰企业。但高端产能会供不应求,那些具备产品技术优势、产能规模优势以及市场占有率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2017年,动力电池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大浪淘沙的筛选,一些产品质量差、安全系数低的电池生产企业将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资本整合,技术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