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行业资讯>>综合>>内容阅读
退役潮逼近 电动汽车废旧动力电池何处安放
相关研究表明,回收锂离子电池可节约51.3%的自然资源,包括减少45.3%的矿石消耗和57.2%的化石能源消耗。此外,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等有价值的材料,通过回收可再利用。

退役潮逼近 电动汽车废旧动力电池何处安放

资料图片 版权属原作者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表声明称,三家欧洲汽车电池回收行业领军企业违反了垄断法,因一致压低买入价格和抬高卖出价格获利,而“吃”了6.8千万欧元的罚单。

来自欧盟的另一个数据显示,99%欧盟汽车电池都会被回收,每年约回收5.8千万个汽车电池。

让我们将视线拉回至国内。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前后,我国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12—17万吨。

面对日渐紧逼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如何处置渐成规模的退役动力电池,将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大课题。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现状如何?国内现行法规又有什么保障?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

吃干榨净 提升生命周期使用价值

我国车用动力电池大多为锂离子电池,虽然不含汞、镉、铅等毒害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但废旧锂离子电池若处理不当仍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比如,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进入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重金属污染、碱污染和粉尘污染;电解质进入环境中,经过化学反应,可能造成氟污染和砷污染。

相关研究表明,回收锂离子电池可节约51.3%的自然资源,包括减少45.3%的矿石消耗和57.2%的化石能源消耗。此外,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等有价值的材料,通过回收可再利用。

“动力电池再利用,还能提高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价值。新能源汽车淘汰的动力电池,仍保持70%—80%的初始能量,如果直接拆解回收,是对电池剩余使用的浪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部长张成斌说,动力电池报废后除化学活性下降外,电池内部的化学成分并未改变,这些电池的能量完全能继续满足家庭储能、分布式发电、比亚迪、中航锂电等生产动力电池的企业,均已布局动力电池的梯度利用业务。媒体透露,国轩高科储能市场销售规模规划约10亿元,并将建成电池拆解资源回收中试线,日处理2000只电芯。

相关链接

充分实施“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

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机制,充分实施“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利用法律强制力对各个环节进行规定,约束整个电池生命周期的各个相关主体,使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并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主体进行严厉的惩罚。

美国:针对废旧电池立法涉及联邦、州及地方3个层面,对废旧电池的生产、收集、运输和贮存等过程提出技术规范,并采取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押金制度。

欧盟:采用生产者承担回收费用的强制回收制度,并对电池使用者提出法定义务。自1990年起,欧洲车厂已开始强调在汽车中使用可回收的材质及零组件再利用。欧盟从2008年开始强制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费用则由生产厂家来负担。

德国:回收领域较为成熟,电池生产和进口商必须在政府登记;经销商要组织收回机制,配合生产企业向消费者介绍在哪儿能免费回收电池;最终,用户有义务将废旧电池交给指定的回收机构。

日本:在回收处理废电池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1994年10月起,日本电池生产厂商建立“蓄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处理”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这是建立在每一位厂家自愿努力的基础上,零售商家、汽车销售商和加油站免费从消费者那里回收废旧电池。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