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政策法规>>政策报导>>内容阅读
2017动力锂电池回收布局大盘点

据预测,2018年将是车用动力电池回收的小高峰。届时,我国动力锂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累计废旧动力锂电池超过12GWh、报废量超过17万吨,从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53亿元。到2020年,我国车用锂电池累计报废量将会达到20万吨,市场回收规模达到101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动力锂电池回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情况,仅2017年上半年,政府相关部门便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确定对电器电子、汽车、铅酸蓄电池和包装物等4类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索整合汽车生产、交易、维修、保险、报废等环节基础信息,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体系,加强报废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管理。

    2月初,国家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及“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建立完善废旧动力锂电池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推进废旧动力锂电池梯级利用”。

    5月1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2017年第11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期中包括《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以下简称“《拆解规范》”)。据了解,《拆解规范》是国内首个关于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对动力电池拆解的场地、设备、作业程序、人员操作、安全性及储存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而严格的要求。

    据悉,相关部门已明确将尽快出台政策对动力电池回收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确保环保性和资源可回收利用。

    在政策、利益、社会责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除了格林美、邦普集团、芳源环保、桑德集团等专业公司,包括超威集团、猛狮科技、沃特玛、豪鹏科技、中航锂电、比亚迪、CATL、国轩高科、比克电池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均展开市场布局。

    格林美

    格林美致力于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与钴镍钨稀有金属废弃物等“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循环再造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

    2015年9月,格林美与比亚迪开展合作,重要内容中之一是报废电池产品的循环再造,并以此来共同推动“材料再造-电池再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动力锂电池回收”循环体系的构建。2016年4月,格林美与东风襄旅、三星环新签订新能源汽车绿色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新能源汽车供应价值链联盟,打造“材料-电池-新能源整车制造-供应链金融及动力锂电池回收”全产业链闭路循环系统。2017年3月,格林美全资子公司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设立孙公司福建格林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主营动力电池等回收业务。

    目前,格林美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废旧电池与报废电池材料处理生产线,年回收利用钴资源4000多吨,占中国战略钴资源供应的30%以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