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技术研究>>电池应用>>内容阅读
分时租赁首次获国家级政策认可 如何落地成最大疑虑?

北极星储能网讯:6月1日,由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交通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两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特别指出,要鼓励分时租赁(也称汽车共享)发展,充分认识发展分时租赁的作用,科学确定分时租赁发展定位,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据了解,这是分时租赁首次获得国家级政策的认可。

交通部数据显示,我国分时租赁企业目前共有40余家,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分时租赁正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兴起,但服务能力不足、法规政策建设滞后、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分时租赁新模式发展亟待引导等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业发展趋规范

“《意见》的发布,说明国家已开始认可和重视分时租赁这一新兴出行方式,有助于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小二租车CEO田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不仅为行业树立了信心,让运营企业今后有了更明确的发力方向,同时也让一些想要“浑水摸鱼”和“骗概念”的不良企业打消了念头,从而有效促使行业良性发展。

据了解,《意见》指出,各地要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考虑分时租赁非集约化出行的特点,合理确定分时租赁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研究建立与公众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资源、停车资源等相适应的车辆投放机制。

对此,富电集团董事长庞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一二三线城市,分时租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都应是继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之后的公共出行补充。”

而植根于海南市场的小二租车则对分时租赁的定位有更多一层的理解。“在旅游城市中,分时租赁还应具有旅游自驾的主要功能,在价格更透明、计费更合理、使用更便捷的情况下,分时租赁将会成为游客旅游的首选交通工具。”田松告诉记者。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则表示,城市交通体系中优先发展的是公共交通,共享汽车与网约车、出租车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替代私家车的作用,但它们本身仍属于非集约性的小汽车出行,虽鼓励发展,但应因地制宜,控制规模,这样才能构建健康的城市综合交通格局。

此外,针对运营企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意见》提出,分时租赁经营者要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在运营过程中,分时租赁企业遇到的线上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定位不准确、用户找车困难等,线下问题则集中在停车费昂贵、车辆易遭人为损坏等。

对此,《意见》明确,要通过技术手段落实承租人身份查验制度,强化车辆智能组织调配,动态优化车辆布局,并且要应用“电子围栏”技术,设立虚拟停车区域,引导用户有序停车,加强停车管理。分时租赁经营者还应具备线下运营服务能力,要通过运营人员日常巡检、车辆自检等方式,确保车辆安全状况良好,要建立完善车辆调度、维修、救援、回收机制和流程,同时还应采用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