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技术研究>>电池应用>>内容阅读
新能源汽车是“盛宴”OR“剩宴”? 布局上游才是硬道理

有520多万人的挪威宣布到2025年不再销售内燃汽车,有6500多万人口的法国宣布到2040年禁止在国内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有13亿多人的中国……暂时还什么都没说。不过,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资本的裹挟中,正如脱缰野马般一路狂奔。

盛宴——人有多大胆,车有多大产

销量同比增长破百,新能源汽车快马扬鞭

在2012年的时候,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以充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随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起步。随着时间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萌生了制造新能源汽车的想法。2014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积极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然升级为国家战略,未来十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2年布局后,于2014年开始明显增长。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9%和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9.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7%和17.1%。

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逐步走向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上半年3-6月新能源车逐步实现恢复性增长,6月冲刺到3.5万台水平。下半年7-10月,骗补事件逐步曝光,新能源车销量处于3万台左右的稳定状态调整整固期,等待进一步的增长动力。11-12月的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力度有所改善,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3.8万的较高水平。

比亚迪、吉利、北汽稳居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前三

2016 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 32 万辆,同比增长 84%。其中纯电动车销售24 万辆,同比增长 116%,占比高达 75%;插电混动销售 8 万辆,增长 26%,占比 25%。比亚迪、吉利、北汽稳居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前三。

比亚迪:

《报告》显示,比亚迪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69.85%至9.6万辆,销量蝉连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近8.6万辆,增速达65.41%,再度引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纯电动大巴销量超1万辆,同比增长120.68%,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据统计,二零一六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已达到13%,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则达23%。正是新能源汽车版块的增长,成为比亚迪集团利润增长名副其实的功臣。

在乘用车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比亚迪.唐以2.5万辆的销售成绩,摘得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同比大幅增长44.54%。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e5车型以近1.3万辆的销量成为比亚迪新的增长动力。

吉利:

吉利汽车以49218的销量位居第二,帝豪EV销量达17181辆,知豆D1也获得了11201辆的不错成绩。继首款新能源汽车帝豪EV赢得销量和口碑双丰收后,吉利将在2017年继续推出新的车型。虽然在2016年6月就传出吉利和知豆“分手”的消息,即便知豆退出其产品线,2017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也值得期待。据悉,2017款帝豪EV和帝豪PHEV将在今年正式投放市场,其中帝豪PHEV也是吉利汽车量产的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吉利“帝豪”系列的产品阵容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充。

北汽:

16年北汽新能源以46420辆的成绩从15年的第四名跻身前三,近两年来,北汽新能源发展十分迅猛,其中,北汽纯电动EU260更是连续数月拿下月销量冠军。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北汽新能源拥有良好积累,产品涵盖A级、A00级和SUV(小型),包括EV、EU、EX等车型。相比于2015年车型较少且偏重EV系列,2016年北汽新能源迎来产品的密集投放,各大品类车型全面铺开。北汽新能源 2016 年不仅在“大本营”北京持续保持领先,同样在上广深及山东等地发力,并收获众多私人用户。数据表明,北汽新能源 2016 年在私人用户方面的销量占总量的超过 5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充电方面,北汽新能源率先建立充电场桩三大联盟,提出结合移动充电、保障性充电、目的地充电、家庭充电、公共充电和商用换电等六位一体的充电方式,解决充电焦虑。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完成建设公共桩 9000 余个,私人建桩 19365 个,仅北京地区就达 12456 个,各项数据均位于行业首位。

“剩宴”——焚林而田,狂热即剩

美国《华尔 街日报》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大量闲置产能,是中国汽车急于“扩大出口”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底,国内整车产能可能会超过3700万辆,而去年中国车市总销量为2800万辆。仅靠扩大汽车出口不能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发改委同时鼓励闲置产能向新能源车领域转换,加之国内政策支持,我国汽车行业因此发生深刻改变,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风口”。一拥而上的资金和企业,让新能源车领域热闹非凡。然而,布局不过五年,中国新能源造车就迎来运动式发展,汉能、中兴、乐视……纷纷加入造新能源车的行列中,而当前,产能已经过剩。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上半年遇冷 老大比亚迪下跌27%

2016年,受补贴政策年底到期助推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0万辆大关,生产达51.7万辆,销售为50.7万辆。据预测,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80万辆左右。但随着2017年上半年销量数据出炉,对比全年80万辆的销量目标,上半年累计产销分别为21.2万辆和1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为19.7%和14.4%,19.5万辆的累计销量还不到全年目标的1/4。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在受补贴政策年底到期影响,促使消费者透支消费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才达到顶峰值10.4万辆。虽同比有所增长,但想要完成全年80万销量目标几乎不可能。

以新能源汽车老大为例,2017年1-6月,比亚迪年初基本从零开始,上半年累计销量超3.55万辆,仍是销量冠军。不过,相对2016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4.9万辆还是下跌了27%。

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还是政策市,新能源汽车还并未真正走入民间。政策一收,新能源汽车就濒死,一放就乱。新能源汽车销量受政策影响太大,2016年底到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车状况就是鲜明的例子。2017年上半年政策趋严,国家多个部门在短时间内都着重提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市场并不不稳定。

新能源汽车产能预估:2020年产能远超实际

据初步统计,中国汽车行业已有的新能源车整车生产能力不足80万辆,2016年产能只有55万辆。但在建产能已经超过200万辆。按照有新能源车20%的增幅计算,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6万辆,持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14万辆左右。到2020年,建成的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比实际需求多出两倍多。

2020年只是“第一轮”投资的成果体现,投资热情将仍然不减,许多企业将目光瞄准并不遥远的2025年,约300万辆产能被列入规划当中提上议程。记者初步统计,面向2025年,汽车企业新能源车目标产能累加起来超过580万辆。

销量“断崖式”下滑,产销平衡被打破

与急遽增加的产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2017年国家补贴的退坡、地方补贴政策尚未明以及公告目录重审,未来几年,能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攫取大额利润的汽车企业将越来越少,大部分消费者与车企都采取了观望态势,直接影响了整体的市场表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1-4月,新能源汽车销售9.04万辆,同比下降0.2%。而在过去的三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7.48万辆、33.1万辆和50.7万辆,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2倍、3.4倍和53%。与新能源汽车曾经动辄成倍的增长数据相比,今年以来的销量呈“断崖式”下滑。

而日前工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