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技术研究>>技术进展>>内容阅读
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稳定锂-硒界面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的吕怡君教授(通讯作者)等在Nano Energy发表了一篇题为“A stable lithium?selenium interface via solid/liquid hybrid electrolytes: blocking polyselenides and suppressing lithium dendrit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稳定锂-硒界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采用熔融扩散法制备得到了硒-科琴黑(Se-KB),硫-科琴黑(S-KB)正极材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得到了NASCION结构型Li1.5Al0.5Ge1.5(PO4)3固态电解质(LAGP),然后将LAGP包夹在四甘醇二甲醚(TEGDME)电解质中,得到三明治结构的混合电解质。研究人员将制备的电极材料(Se-KB)和混合电解质组装成半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固/液混合电解质可以有效稳定Li-Se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限制多硒化物的穿梭,抑制锂枝晶的生成,提高Li-Se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1 C时,电池的可逆放电容量为677 mAh/g,硒的利用率接近100 %;电池的稳定性较好,在0.8 C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容量仍可维持在613 mAh/g,每圈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008%;电池的倍率性能也较为突出,在1.5 C的放电倍率下,容量仍可高达540 mAh/g。因此,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有望提高Li-Se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图文导读】


图1 混合电解质Li-Se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和电化学性能曲线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