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编者按
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人进来以前都是高端的,一旦中国人进入了该产业,该产业就会迅速白菜化。
如果说人类唯一一个随身携带的能源设备,那就是锂电池了,确切的说是锂离子电池。我们平时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乃至深圳,北京,杭州,太原,上海等城市大街上的电动出租车,电动大巴,其内部都有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产业从90年代初诞生以来,至今已有大约30年时间,这个行业从日本垄断,到日韩争霸,到现在中日韩三足鼎立,现在逐渐开始向中国垄断的方向发展。
我们的用的锂电池,其实主要就是用于两大产业,一个是消费电子产品,一个是汽车。
锂电池的发明者是西洋美国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JohnGoodenough教授,注意这个名字,goodenough。Goodenough教授现在还健在,在各个锂电池的峰会,论坛之类的场合还能看到他的身影。
锂电池这个行业是很有意思的,曾经这个行业是日本人垄断世界的行业,世界上第一个将锂电池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公司是日本的索尼,1991年商业化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消费电子产品。
不过大家也知道,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人进来以前都是高端的,一旦中国人进入了该产业,该产业就会迅速白菜化。
还记得90年代手机电池能卖到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人民币一块吗?那个时候中国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钱,一块手机电池顶你几个月的工资,那个时候一个中国的老板,拿出一个价值上万元的大哥大往桌上一放,握草,绝对是土豪,说明这个老板有实力啊。
也因为此,日本人真的赚了不少暴利。后来韩国的三星和LG也进入了这个行业,并且迅速的成为了世界巨头,他们的价格也是高高在上的,毕竟韩国也是小国家,能做锂电池的公司就那么几家,当然也可以联合控制价格卖高价。
不过在2000年以后,中国电池大王比亚迪在锂电池领域率先崛起,标志着中国真正第一次冲进了锂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的行列。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
那个年代手机的霸主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不像今天是苹果华为三星,一个摩托V3手机销量上亿台,全国各地的老板拿着现金到天津摩托罗拉工厂去要货,因为太TM赚钱了。
比亚迪在2000年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摩托罗拉手机锂电池订单的公司,在2002年又是第一家获得诺基亚手机电池订单的公司,标志着中国锂电池的品质和技术得到顶级电子品牌的认可。
随着比亚迪的崛起,一大批中国公司进入了锂电池行业,经过十几年发展,这个行业目前已经成了中日韩三国演义的局面。由于中国公司的崛起,锂电池的价格迅速下降到了100元人民币以下。
为什么一个行业明明大家挣钱挣的好好的,中国人一进来就马上白菜化呢?
这跟中国的国家规模有关系,日韩这种财团高度垄断的国家,锂电池就那么几家做,客户也是那么几家,市场又只有那么大,新公司在财团的打压下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以韩国为例子,锂电池的客户就是三星,LG为主,他们都买自家的电池。其他电池公司根本无法生存。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市场太广阔了,我不说打进大公司的供应商,我就专门做电池瞄准售后市场,也足够让我生存下来。
你的苹果,三星,华为手机的电池坏了,如果走进路边的手机配件店,你十有八九买到的不会是原装的电池,它们都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中国大大小小的锂电池厂家。
打不进高端品牌产业链,我打进山寨机,打进中小型电子品牌公司的产业链,也足够让我生存下来。中国14亿人的广阔市场,我哪怕一块电池赚10元,一年卖100万块也有1000万的净利润。
那么目前来看三国竞争态势如何?我们看下2016年竞争格局图,全球十强锂电池公司,日本有两家:松下和索尼,韩国有两家:三星和LG,剩下全部是中国企业,其中比亚迪是中国的老大。
按照国家来分,中国厂家占了全球60%的销售额,日本占了全球17%,韩国占23%左右。更重要的是,中国厂家的增长速度比日韩要快,也就是中国占世界的份额还在继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