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中,但随着这些设备的不断发展,基于石墨、插层化合物的锂离子电池仍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进一步拓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各种体系的电池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其中,锂硫电池具有1672mAh/g的高理论比容量,几乎是传统正极材料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磷酸盐材料理论比容量的10倍;此外,硫还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从而有望成为下一代理想的正极材料。锂硫电池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但直到近20年才有相关的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在本期内容中,锂先生为大家推荐锂硫电池领域ESI高被引文章,并按被引频次列出11篇文章并对其通讯作者加以介绍,并在文末附上经典PPT一份,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便利。
1、锂硫电池中高度有序的纳米结构碳-硫正极
图1碳-硫复合物的SEM图及其电化学表征
作者报道了一种高度有序、交织状的复合碳-硫正极材料,利用碳材料结构框架限制了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溶解,实现了具有高比容量的锂硫电池的制备。
(通讯作者:LindaF.Nazar)
2、具有高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包覆硫微粒的锂硫电池
图2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合成步骤及预计得到的复合材料的示意图
作者在文章中介绍了一种利用炭黑修饰的石墨烯纳米片包裹聚合物包覆的亚微米硫的结构,得到的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测试中经过100次循环后仍有600mAh/g的比容量,从而成为二次电池有潜质的正极材料。
(通讯作者:崔屹)
3、高功率锂硫电池用多孔空心碳-硫复合材料
图3介孔碳空心球、碳-硫纳米复合物的TEM图及碳-硫纳米复合物的EDX谱图
该文作者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合成介孔碳空心球的方法,并将其与硫进行复合用于锂硫电池中。经电化学测试,在0.5C倍率下100次循环后比容量可达到850mAh/g。该方法为锂硫电池的纳米化结构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通讯作者:LyndenA.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