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技术研究>>技术进展>>内容阅读
储能市场发展趋势以及用户侧储能价值实现分析

北极星储能网讯:储能市场的历史,才能把握好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本文来源:氢云链 微信公众号 ID:作者:覃理,电气工程师

一、储能概况及前景简析

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渗透率的增大,发展储能技术、建设储能项目成为解决清洁能源间歇性缺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方法。据CNESA统计,至2017年底,全球的储能装机总容量为175.4GW,其中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占比重最大,达到95%,新兴的电化学储能总装机容量为2926.6MW,占全球储能装机总容量的1.7%。

图1 2017年全球各类储能装机容量比例

用户侧储能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鼓励发电、售电、电储能企业和用户等投资建设电储能设施。

美国是首先实行储能激励的国家,从最初强制大功率用户通过电力市场采购一定比例的储能容量,到现在针对不同侧的储能激励,使其储能建设不断跟上电网的发展。最早发展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国家现均出台了相应的储能激励政策,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分布式清洁能源渗透率高,对用户侧储能的激励措施较为完善。

用户侧储能主要形式为电化学储能,发展用户侧储能,能提高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的消纳率,减少电网对大规模集中储能的依赖,在未来,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必然会成为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影响电化学储能普及的因素

(1)清洁能源发电渗透率增大是电化学储能成为刚需的根本原因

近些年的对清洁能源电价补贴和相应政策宣传,使国内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大幅度增长。

图2 2014-2017年度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整理)

2017年,全国共计发电64951亿千瓦时,其中风力发电量295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967亿千瓦时,共占比为6.03%。

各国发展清洁能源发电的模式有相似之处: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容量占据一定比例,均出现了较高的弃风率和弃光率,为了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发电,随之而来的便是激励电网多侧储能的发展。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电力发展的进程,来对我国的储能发展进行预判。

以德国的光储市场为例。德国于2004年开始对光伏进行补贴,以促进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起初上网电价补贴为0.57欧元/千瓦时,至2014年,光伏发电出力比重增大,影响到电网的稳定性,为降低装机容量的增长速率,政府降低对光伏发电的补贴,上网电价补贴降至0.12欧元/千瓦时,同年开始便实施了小型户用光伏储能投资补贴计划,到2017年,德国光伏发电解决了间歇性出力的影响,已基本实现平价上网。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模式类似于德国,近年来也是通过补贴,鼓励用户侧增设一定容量的光伏发电。如广东一些地区按向电网输入的电能量,对自建光伏发电的用户进行补贴。补贴主要包括供电企业收购价和国家补贴两部分。在2018年1月前,供电企业收购价为0.4022元/千瓦时,国家补贴部分为0.376元/千万时,在2018年5月后,国家补贴部分降低为0.279元/千瓦时,光伏补贴整体呈下降趋势,有部分地区还为了防止潮流倒送,限制了用户侧光伏的并网时间。目前我国还未出台类似德澳两国的光储激励政策,但是仍可预见到,未来用户侧储能具有很大的市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