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嘉能可发布消息称,将出资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83万元)重启First Cobalt公司的钴精炼业务,生产用于电动汽车供应链资格预审的电池级硫酸钴。
据悉,自2015年以来,First Cobalt一直处于维护和保养状态,此次嘉能可投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First Cobalt的高级工程、冶金测试、现场工作及生产许可等项目。待First Cobalt完成可行性研究、冶金和环境工作的征求建议书程序后,嘉能可计划将日产能12吨的精炼厂在2020年年底重新投产,并在2021年将该厂的日产能提升至55吨。
本月初,嘉能可宣布将于2021年以前暂停旗下位于刚果(金)的Mutanda矿生产。据了解,2018年Mutanda矿产钴2.73万吨,占全球供应链的20.8%,是当前全球最大的钴矿。Mutanda停产的消息极大地刺激了全球“钴”市,萎靡多时的钴价立即大幅反弹。截至8月29日,电解钴的价格已经达到257000元/吨,较8月6日Mutanda透露停产消息之前的价格225000元/吨,有了大幅上涨。同时,也间接带动了如赣锋锂业、盛屯矿业等在钴矿上有所布局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股市上扬。
数据来源:矿道网
此前,曾有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钴实际供给为14.6万吨(包括Mutanda),需求为12.9万吨,供需过剩1.7万吨。而在Mutanda宣布暂停生产后,钴供给短期将收缩17%(约2.7万吨)。
据了解,生产一块手机电池需要的精炼钴约为8克,而生产一个动力电池组所需的钴至少是手机电池的1000倍。Cobalt27研究显示,到2030年,全球仅电动汽车行业就需要大约30万吨钴,较当前的供应量有大幅增长。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及,业内对于动力电池低钴化、去钴化的呼声日益强烈,国内包括比克电池、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在内的相关企业均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除此之外,国外动力电池巨头企业在此方向上也动作频频:三星SDI目前正在改良技术,试图将动力电池中的钴完全剔除;松下研发的无钴动力电池将在2-3年内实现量产;大众计划在3-5年内将动力电池中的钴含量减少至5%……
虽然业内有不少企业在无钴化的动力电池上发力,但短期内钴仍是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重要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递增,动力电池领域对于钴的需求依旧强劲,钴供给在未来两年或将出现缺口,钴价也将持续攀升。与此同时,伴随着5G手机等电子设备逐渐登陆市场,消费电子市场对于钴的需求也将迎来一定程度的暴增。而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转暖,以及动力电池业的迅猛发展,有望再度刺激钴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