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技术研究>>技术进展>>内容阅读
动力电池军备竞赛开始 背后是车企的两难

北极星储能网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陆续上市,在宁德时代及三星SDI签署价值超过100亿欧元的两份动力电池采购合同。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但动力电池市场中可以提供车用级高规格锂电池的企业并不多,这会让供应商的话语权过大,也会让供应商的产能限制车企的野心,于是,车企打算自己亲自下场,或者自建,或者合资,去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保证自己零部件供应,也希望能分到电池带来的不小的利润。

不过,造电池并不容易,即便传统车企下了决心和成本,但面前的重重困难还需要时间去克服,它们不得不去做这件事,但最终带来的收益,并没人能打包票。

“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

扩大动力电池供应商网络逐渐成为车企的共识。

一位锂电企业的中层对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表示,单一电池供应商的局面会对车企的供应链造成潜在威胁,如果出现供货短缺、提价等问题,车企的处境就会变得被动,“增加供应商数量才是明智之举”。

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奥迪中国区总裁武佳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对与比亚迪的洽谈作出回应,“我们正在与比亚迪进行对话”。如果奥迪与比亚迪的谈判成功,便意味着奥迪将摆脱对宁德时代的依赖。

就在奥迪宣布与比亚迪的合作动向后,宝马也宣布增加与宁德时代的订单。宝马集团发表声明称,集团已将与宁德时代的订单从最初的40亿欧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569亿人民币),合同有效期也从此前的2020年延期至2031年。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确保长期的电池需求。从技术和业务的角度来看,这确保了我们始终能够获得最佳的电池技术”,宝马负责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的成员AndreasWendt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同样采取类似策略的还有跨国汽车巨头大众和丰田。今年1月,丰田与松下宣布成立车载电池合资公司,但又在今年6月7日宣布新增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中国电池制造商为合作伙伴;而大众在与宁德时代签下大订单确保中国市场的电池供应之外,今年5月宣布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自建动力电池工厂。

一位国产


原标题:动力电池“军备竞赛”开始,背后是车企的两难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