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技术研究>>技术进展>>内容阅读
储能2019:这不是至暗时刻 这是关键时刻

北极星储能网讯:中国的电网侧储能项目顺利启动,浙江、湖南等省的规划、招标也进行得轰轰烈烈。

然而,正当储能人准备趁着这大好开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却发现储能产业像坐着过山车一样,从春天直接跳到了冬天。

不过也有人调侃:这个行业有过春天吗?过去两年所谓的产业爆发都是基于个别公司的大规模带动,并不具有代表性。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如果过滤掉电网公司和南都电源两个重要的新增点,其实储能的春天从未来过。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从业者表达了对当下产业的担忧:市场形势糟糕,从业人员士气低落,供应链哀鸿遍野。与蓬勃向上的国外市场相比,中国的储能产业,在商业化前夜的关键时刻,会不会丧失了先发优势。

而这种担忧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杞人忧天。

众所周知,国内做储能投资的企业生存状况十分恶劣。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得不到银行和金融的授信与支持,纯粹靠自有资金勉力维持,制约了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尤其是对以储能为单一主业的中小企业而言,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先让自己活下来,然后等这个市场发生变化。”是当前多数储能企业的策略和共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年的储能市场不会是歌舞升平和绿草鲜花,而是大浪淘沙甚至是黯然离场。

基于此,为了分析储能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支持储能应用的政策措施,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了“储能应用专题”会议。参会人员主要包括发改委、能源局旗下主要司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企业及相关大学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时隔三个月之后,发改委再次针对储能召开座谈会。从现阶段来看,在电力市场一时不到位的情况下,要想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无疑需要精细的,具有连贯性成体系的政策。

当下的储能产业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因素,政策、技术、市场机制等,每一环的缺失都会令从业者困惑与焦虑,给产业的前行造成巨大障碍。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反观国外电改进程,美国、英国都经历了10-20年的时间。在电网从业者看来,中国新一轮的电改进程,速度并不慢。这种涉及公用事业的改革,必然是慎之又慎,逐步蜕变的。

电网侧储能被叫停后,未来中国储能市场的走势到底会如何?真正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以磷酸铁锂为主导的中国本土储能企业能否崛起并参与全球的市场竞争?

电网“叫停”储能投资的两面

12月初,一则国网公司《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刷遍了朋友圈,这份文件再次明确叫停了国网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投资“电网侧储能”,一时间悲观情绪甚嚣尘上。

2018年电网侧储能新增投运规模超过200MW,以国家电网为主导的“电网侧储能”接替用户侧成为产业投资的主力军。随着电网公司的“急刹车”,对于依靠电网大规模招标的储能设备企业来说,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下的形势,对自身进行再定位,进行战略调整或转型。

电网公司之所以叫停“电网侧储能”,其实并不意外。在今年5月,发改委正式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明确电储能设施不得计入输配电价,这显然影响了电网企业投资储能的积极性。

客观地说,电网大规模投资储能带给产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一方面,电网的大规模招标带动储能成本持续走低,也带动了大规模储能技术走向规范化,对产业所起正向的引导作用不可磨灭。但另一方面,对大多数储能企业来说,如果让储能进入输配电价,且不对电网侧投资储能给予监管和限制,电网直接参与市场化业务同样会引起竞争不公的担忧,那些零零散散的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