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电解液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推出电解液资讯类周报(每周二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电解液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2020年5月26日
【技术】KIST研发高性能固态电解质 电导率与液态电解质媲美
据外媒报道,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orea Instituteof Scienceand Technology,KIST)能源材料中心的Hyoungchul Kim博士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一款基于硫化物的超离子导体,可作为一种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池。此种新材料能够在室温下,让锂离子的电导率达到10.2mS/cm,可与典型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液态电解质相媲美。此外,该研究团队还研发了一种新型合成技术,可以将现有合成技术的处理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预计该项技术将极大地加速超离子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量产,促进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
目前,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不过,由于此种电池的安全问题被屡次提及,人们对现有采用易燃液态电解质的电池的各种担忧也有所增加。为了解决这一安全问题,最近,全固态电池技术(所有的电池组件都被固态材料取代)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不过,与锂离子可以自由移动的液态电解质不同,由于锂离子的移动被限制在一个坚硬的固态晶格中,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只有液态电解质的1/10至1/100。这一点也成为研发固态电池技术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挑战之一,而且也有巨大的技术和经济价值。
Kim博士研究团队采用一种称为硫银锗矿的硫化物晶体结构,研发出一种具有超强导电性的固态电解质。同时,由于该晶体结构的锂离子浓度高且结构稳定,因而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不过,由于该结构的独特性,将锂离子困在一个位于硫银锗矿晶体的八面体笼中,其锂离子电导率仍然低于4mS/cm。然而,该研究团队最近研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通道,通过应用一种技术,在特定的原子位置上,选择性地替换掉一种卤素元素——氯,从而让锂离子能够穿越该八面体笼。KIST研发的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达到了10.2mS/cm,与室温下传统液态电解质相当,而且在各种电池工作条件下仍能保持电化学稳定性。(来源:盖世汽车)
【市场】国内氢氟酸市场价格暂稳
5月26日,国内无水氢氟酸厂家主流价格为7500-8500元/吨,场内商家出厂价格暂稳,国内氢氟酸厂家开工率一般,场内货源供应充足,厂家反映近期氢氟酸亏损严重,市场价格处于两年内低位,下游制冷剂行业需求不佳,场内按需采购为主,近期萤石价格有上涨预期,预计后期场内场内价格或将触底反弹。(来源:生意社)
【公司】六大创新项目支撑 多氟多有望再上新台阶
当前,多氟多的发展战略正在进行调整,公司集中研究包括氟硅新材料、锂电池新材料、半导体领域以及大健康新材料等4大领域,并在研究上述领域中关注了六大创新项目。
首先是氟硅新材料领域,多氟多的电子级氢氟酸已经在国内外半导体行业实现批量销售。此外,通过氟硅巧分家,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的硅烷和四氟化硅等系列产品也得到开发和应用。多氟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把硅烷卖到太阳能电池行业、液晶面板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公司。
多氟多实施的六大创新项目包括氟化盐技术提升、低品位氟硅资源的高效利用、多功能复合锂盐、电子级化学品、动力锂离子电池和健康防护产业,各个项目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也都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而这些项目都需要智能制造体系的支撑,需要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多氟多表示,自己在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除了这六大创新项目以外,多氟多还成立了氟基新材料这一创新平台公司,通过这个创新平台,希望能“给人才安个家,给知识定个价,给创新插上翅膀”。(来源:中国基金报)
【技术】化学所提出混合固液电解质结构设计策略
高比能锂-硫(硒)电池在下一代消费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多硫(硒)化物在液体电解质中的溶解和穿梭效应,极易引起电池性能持续衰退。研究表明,发展多硫(硒)化物低溶解度的固体/准固体电解质替代液体电解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然而,电解质材料固态化可能导致硫(硒)利用率降低和反应动力学迟滞等问题,影响电池性能。因此,如何通过电解液结构的优化设计,平衡其在“促进”和“阻碍”多硫(硒)化物溶解方面的作用,是锂-硫(硒)电池产业化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
近日,在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郭玉国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结构设计策略,开发出凝胶聚合物原位界面固化技术,解决了锂-硫(硒)电池正极电化学活性和循环稳定性间的平衡问题。该研究创造性地将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锂盐——六氟磷酸锂引入到商品化的隔膜表面,并将改性后的复合隔膜用于构筑准固态锂-硫(硒)电池。通过在电解质-正极界面上利用LiPF6原位引发阳离子聚合,诱导常规醚类液体电解质发生梯度固化,使正极表面生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阻挡层,同时在正极内部保留适量的液体电解质。上述电解质结构既可以保证正极内部放电产物的适度溶解,提高正极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又能够防止可溶性多硫化物自正极不可逆损失,确保电化学反应的稳定性。电池测试结果表明,这种优化的复合电解质使锂-硫(硒)电池在不牺牲自身容量的前提下可实现更长的循环寿命。锂-硫单体电池在0.5C电流密度下可以发挥出接近1000mAhg-1的可逆比容量,100%DOD循环寿命超过500圈。基于此电解质的锂-硫软包电池,可在8mgcm-2的高面负载量下稳定循环,显示出良好的产业化应用潜力。该研究提出的原位界面固化技术为下一代可充锂电池的电解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来源:中科院化学所)
【电池智库】电解液市场价格困局难解
近年来,电解液价格走势持续下行。今年以来,锂电池电解液市场需求不振,有业内人士透露,已出现亏本出售现象,电解液企业压力倍增。价格战压力下,企业技术研发进度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继续陷入价格战困局。
此外,近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不断,在开发新型不易燃电解液,降低电池起火风险方面,还有待相关技术突破。
好的消息是,政策层面不断释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信号,电解液长期需求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