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4日,隆基绿能在Intersolar Europe 2023上正式宣布,经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权威认证,隆基绿能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3.5%的转换效率。
当下,光伏行业的核心技术仍是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据着全球光伏90%以上的市场。但晶硅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为29.4%,叠层电池被行业公认为突破晶硅效率极限的主要技术途径。
值得重视的是,本次33.5%的转换效率突破也是隆基继2021~2022年14次打破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后,又一次攀上效率高峰。

在与媒体的对话中,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阐释,以隆基目前的体量、规模,以及对可靠性的执著,决定了隆基对技术的选择会更加审慎,但一旦成为方向,隆基产品在量产效率上充满自信,而且多路线效率世界纪录,也为行业降低度电成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截至2022年底,隆基绿能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33GW、50GW、85GW,紧握硅片、组件双料“冠军”。
显然,庞大的体量也构筑起企业雄厚实力。根据年报数据显示,自2012年上市至今,隆基绿能累计研发投入195亿元,累计获得各类专利2132项。
2、开放
毫无疑问,实验室只是开端,量产才是王道。
这也是隆基“创新基本法”中的另一大铁律,始终以先进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整个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
佘海峰指出,隆基从来不是为了破纪录去创纪录,而是以产业化为导向,将先进前沿技术快速导入量产,以此推进全产业的技术升级。
对此,隆基可谓轻车驾熟。早在惊心动魄的单多晶技术迭代中,为全面普及更高效的单晶技术,隆基联合连城数控、杨凌美畅等产业链企业,先后打破海外厂商在单晶炉、切片机等关键生产设备以及金刚线技术等核心技术垄断,并且通过紧密的上下游联合技术攻关,实现了单晶成本的快速下降。行业全面驶向单晶时代,杨凌美畅、连城数控至今仍是业内瞩目的设备龙头企业。
与此同时,全面导入PERC技术,隆基绿能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合作伙伴联合对光衰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一举解决了单晶PERC初始光衰高的问题,并向全行业公开。
这并不是孤例,与拉普拉斯在PERC电池技术量产以及下一代高效电池储备领域的突破、与帝尔激光携手将激光微刻蚀技术用于HPBC产业化、与深圳石金在石墨舟和热场保温产品方面的合作创新……
开放创新、团结一切可以创新的力量,可以说,隆基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都成为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用实际行动化可能为可行。
隆基也将其这一创新精髓系统化并向全球公开。SNEC期间,隆基重磅发布了STAR创新生态协作平台。
佘海峰表示,隆基希望通过搭建这一平台,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创新,持续推动全球光伏科技水平的提升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
据介绍,为助力平台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隆基初步搭建了“421”保障体系,即“四”套机制:创新规划体系、科技突破工程、仿真设计体系、创业孵化机制;“两”大协作平台: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与隆基学术圈;“一”套保障体系:创新基金、项目激励和专家体系等。
3、可靠
走入量产,隆基的每一次技术抉择,都备受瞩目。
而纵观隆基的历次产品创新,“可靠”一词重中之重。隆基笃定,唯有长期稳健可靠,才能让终端用户价值最大化。
2022年11月,当业内企业纷纷选定下一代量产n型技术时,隆基坚定推出了基于HPBC技术的Hi-MO 6产品,量产最高效率22.8%。更为推崇的是,隆基在焊接技术、技术工艺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等多方面革新,赋予Hi-MO 6极致安全可靠性能,叠加与建筑美学完美融合,定向匹配贴近用户的分布式光伏。
5月24日,隆基再添新品,基于HPDC技术的Hi-MO 7组件新品面世,转换效率22.5%,功率可达580W,将于下半年全面量产。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