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展会资讯>>展会资讯>>内容阅读
广东台山:“十四五”新开工光伏项目700MW
关键词:

原文如下:

台府〔2023〕11号

广海湾经济开发区、市工业新城管委会,各镇(街)政府(办事处),市直各单位,上级驻我市有关单位:

现将《台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和改革局反映。

台山市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8日

台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前 言

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下,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增强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坚决守住能源安全底线。为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发展需要,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台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本规划根据国家、省能源发展战略部署以及《江门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十四五”期间台山市能源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着眼保障能源安全和提高能源供给水平两大目标任务,旨在阐明未来五年我市能源发展的总体方向、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是指导我市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主要成绩

“十三五”以来,我市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障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进能源革命,进一步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和油气供应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能源节约利用和消费结构优化成效显著,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

1.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建成投产台山核电一期工程、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377.24万千瓦。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08.2万千瓦(其中,煤电512万千瓦、核电350万千瓦,风电25.1万千瓦、光伏17.9万千瓦、水电3.5万千瓦),初步形成火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互补的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保障能源稳定的工作要求,狠抓能源安全施工、生产和经营,电力、油气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提高。

4.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能耗“双控”,积极开展“百千万”重点用能单位和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考核监察,推动电机变频改造等节能技术应用,“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149.64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1%,完成江门市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坚决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各工业园区、各镇(街)辖区内技术方面的落后产能进行全面彻底排查,严格限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持续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完成国能粤电台山电厂超低排放绿色改造工程,累计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38台,完成18台锅炉的整治或改造;对“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开展全面综合整治工作,关停取缔42家,整合搬迁2家,升级改造584家;开展全市石灰土立窑落后产能清查,关停石灰土立窑企业3家;淘汰低效电机9104.25千瓦,完成电机能效提升32642.41千瓦,能源与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提升。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台山能源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对比能源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内外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和短板,需要在“十四五”期间逐步解决。

一是节能降耗空间收窄,能源“双控”压力增大。我市仍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等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随着一批重大耗能项目投产,能源环境指标约束增加,节能降耗的边际效应将逐步递减。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导致企业节能减排内在动力不足,企业主动开展节能工作的意愿下降。全市能源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单位GDP能耗降幅有限,能耗“双控”压力较大。

二是新能源利用形式单一,天然气利用存在短板。我市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光伏发电为主,且光伏发电规模较小,生物质、太阳能光热、抽水蓄能等其他利用形式有待进一步开发。广海湾LNG储备集散基地项目尚未动工建设,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尚未投产,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工作正在进行前期准备,未形成完善的天然气供应和储备体系,制约我市天然气大规模利用。

三是能源管理体制有待深化,技术创新水平亟需加强。现有能源管理体制尚不能完全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信息联通共享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全市能源产业研发力量较为薄弱,领军人才缺乏,自主创新基础力量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大型装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我市虽拥有沿海区位优势,但海洋能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问题和难点较多,进一步培育壮大能源产业对全市人才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四是电网面临安全隐患,电力输送能力有待加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广东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珠三角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网架联系紧密,负荷密度高,500千伏变电站面临着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影响网架“西电东送”等电能输送能力。为保障台山市和江门市,乃至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电能供应,台山沿海等电力集中、就地消纳较差地区的输电能力亟需加强。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不够深入、需求侧管理能力欠缺。

第二章 面临环境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仍处于深刻调整期,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能源产业发展和能源供需关系发生重要变化。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的同时,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水平提升和能源供给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压力亦在进一步加大。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着力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在广东经济结构加速转型,能源革命深入推进的转折阶段,台山作为江门的重要地区之一,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转型加快,能源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同时,我市仍有承接产业转移等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传统高耗能产业会带来能源效率低、高碳排放以及生态环保等诸多能源问题,能源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颈。结合国内外环境和我市发展实际,要实现能源高质量转型升级,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

第一节 有利条件

1.能源供需格局趋于宽松。世界主要能源供给地区和各大能源公司纷纷加大能源资源勘探和开采规模。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煤炭和油气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稳步增长,能源生产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能源供需差异仍将持续扩大。国内外能源市场表现供过于求,新能源利用成本逐步降低,有利于保障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

2.能源战略引领转型升级。随着能源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推进,能源系统正在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进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公平开放、智慧创新的能源供应新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开创节约高效用能新局面,带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

3.能源变革带来创新空间。世界各国纷纷围绕绿色低碳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智慧能源等新技术新体系加快创新步伐,能源系统的组织方式从集中式、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发利用和远距离输送转变为分布式、小规模的开发利用和就地平衡消纳;智慧能源推动以大数据为重要支撑的能源供给需求向多能技术组合和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以清洁可再生能源和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调整。

第二节 制约因素

1.能源结构优化支撑条件较少。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占较大比重,随着一批高耗能项目投产,能源环境指标约束增加,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压力增大,同时伴随着碳达峰压力。且我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发展空间有限,影响企业投资新能源项目的积极性,能源结构优化难度加大。

2.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存在短板。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对能源供给保障具有较高的配套要求,在我市推进园区产业集聚升级过程中,可能面临电网接入条件未能与园区规划发展、新能源送出工程衔接,油气终端及管网建设速度未能及时跟上城市发展以及新能源发展受地域、自然环境、电网接纳程度、土地政策、规模指标等因素制约,影响项目推进。

3.能源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难度较大。能源价格、税收、财政、环保等政策衔接协调不够,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开放竞争的价格制度不完善,天然气、电力调峰成本补偿及相应价格机制较为缺乏,科学灵活的价格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不能适应能源革命的新要求。综合智慧能源缺乏相关行业准则和完善的激励制度,发展智慧能源新业态亟需探索体制创新。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纲领,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密把握“双区驱动”和“双核联动”发展机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立足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着力优化能源布局和结构,构建多元安全能源供应体系;着力加强煤电油气产供储销衔接,提升能源安全底线保障能力;着力推进智慧高效能源系统建设,持续提升能源系统质量和运行效率;着力深化改革能源体制机制,优化完善能源治理体系,促进能源发展高质量转型,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台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三大中心”的区域发展新布局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优化能源供给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通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快构建以清洁低碳为主导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能源系统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为本。全面落实能耗“双控”要求,把节约能源贯穿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推行国际先进能效标准和节能制度,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大力提高系统效率,促进能源节约高效利用。

坚持智能高效。充分应用现代能源新技术,强化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储能等多种能源融合发展,推进能源互联网应用,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推动能源智能高效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引进机制,深入推进能源领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理顺能源价格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体系智慧管理水平,持续推动能源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到2025年:

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电力装机容量达968万千瓦,新增59.8万千瓦;天然气接收能力达到300万吨/年,天然气供应保障和应急调峰能力进一步提升。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及其他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2%、7.0%、8.4%和72.3%。

能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16.1万吨标准煤,“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约7.6%;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达到江门市下达目标。

能源改革创新有序推进。积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持续降低用电成本。健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稳妥有序推进智慧能源、新型储能等先进能源技术应用。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