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锂电池产业专题>>资本市场>>资本>>内容阅读
万亿产业呼之欲出 深圳向“东”加速布局

经贸投资节节攀升,物畅其流货如轮转。

2023年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二十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东盟作为深圳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深圳在“一带一路”最大的贸易伙伴。


自RCEP协定生效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正式启动以来,深圳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入,发展前景更加可期。截至目前,深圳机场口岸已开通9条前往东盟地区的货运航线,每周进出货运航班达96架次。今年1—4月,深圳对东盟进出口达1639.6亿元,同比增长6.7%。



以比亚迪为龙头,深圳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盟的“生态圈”不断扩大。“仅仅一天时间,我们就接待了缅甸、马来西亚等多国客户,目前缅甸的客户大概有500台改装车的需求,我们正进一步洽谈。”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李继伟激动地说道。在7月4日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在展位上接待了缅甸DAMT的董事总经理,双方共同交流了合作意向,并当场签下了500辆车的合作备忘录。



“我们在东盟有三个自有制造基地,年产能在彩电和3C产品方面接近1200万台,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为当地大概提供了1.6万个就业岗位。”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本部副总经理张国荣在论坛上介绍。


坐落于改革开放前沿,TCL是最早开始国际化探索的中国企业之一,在东盟区域一年销售收入大概在40亿以上。张国荣表示,TCL目前在数字经济方面做出了电商业务探索,2019年正式在总部成立电商销售中心,并在东盟市场与Lazada、Shopee成为合作伙伴。此外,TCL还从总部外派电商人员到东盟当地做培训与赋能,让本地人员更好地操作电商业务,争做中国制造数字化转型“排头兵”。



“目前,深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能源电子产业链,且深圳企业已经成为东盟各国清洁能源和储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华平表示,深圳和东盟双方在光伏、锂、电、储能等领域,都有着充足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双方在能源电子产业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


在印尼,本地运营商XL Axiata与华为一起,用绿色ICT技术构建极简绿色智能的基础设施,使得网络的能耗降低了26%。这是华为在东盟应用绿色能源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和低碳环保的生动实践。位于新加坡的全球最大海上飘浮电站也是华为与Sunseap协同部署,占地相当于五个足球场的大小,除了提供大量的电力,每年还会减少42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在柬埔寨,华为与金边医院携手在室外停车场建设屋顶智能光伏系统,每年可生产50万度清洁电能,为300多位医护人员工作和数万名患者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