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上神坛,也跌得很惨
2007年,正值煤炭发展的黄金年代,彼时的煤炭行业整体十分景气,因此中国神华这个煤炭巨无霸一样的存在,在A股IPO阶段就被资本赋予了超高估值,在资本、机构、股民以及公司管理层等各方推动之下,中国神华一经上市就迎来股价飙升,短期内被市场资金疯狂追捧,价格一度逼近每股百元。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到半年光景,中国神华就跌落神坛,仅2008一年内,股价跌幅超过70%,尽管中国神华在接下来的2008至2012年净利润连年盈利,但股价却在持续下滑,再也没能重现上市时的风光,陷入漫长的、无人问津的调整期。

2月7日16:00
据中国神华1月30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实现净利润为578亿元至608亿元,中国神华表示,受售电量增长、燃煤平均采购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发电分部利润同比增长,同时集团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带来业绩增长。但受煤炭平均销售价格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3年利润同比下降。
在2023年煤价显著下降的影响下,中国神华煤炭板块产量却在增长,2023年共生产商品煤3.25亿吨,同比增长3.4%,煤炭销售量4.5亿吨,同比增7.7%。与此同时,中国神华旗下控股火电厂岳阳项目、清远一期项目共4台百万千瓦机组正式投入商运。这些都为中国神华带来了稳定的收益,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板块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神华这种老牌能源股更多成为稳健的投资选择。
龙头的思路,主辅格局初步形成
作为煤炭龙头的中国神华,深知煤炭周期性盈利的特点,2007-2011年期间煤价上涨火电投资低迷,中国神华反而投资火电,并通过兼并收购拓展电力业务,加快电力板块扩张和布局,与福建、安徽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在沿海和沿江的电力业务布局。
2017年中国神华又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其控股股东神华集团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吸收合并国电集团,这一重组实现煤炭企业与火电企业的煤电一体化经营模式,强化了企业在煤电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有效规避了煤炭和电力价格波动带来的高风险。
经历重组后的中国神华持续加码煤电,以煤为基础,推进煤电一体化,加速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建设,2023年11月中国神华透露,公司共有7个燃煤发电项目、2个燃气发电项目在建,合计约1,175万千瓦,预计将于2025年及以前完工投运。2023年底,中国神华岳阳电厂项目、清远一期项目4台百万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在新能源方面,中国神华在2022年已有一些布局,2022年报显示中国神华新能源业务资本开支19.69亿元,主要用于广东、江西等分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神东电力厂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等。
2022年底,国资委在央企座谈会上提出,深化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
在“两个联营”的号召下,在巩固煤电优势的同时,中国神华也明确了进军新能源的规划。
2023年6月,中国神华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加大新能源业务投资力度,目前中国神华参与设立北京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和北京国能绿色低碳发展投资基金,已陆续在山西、江浙、两湖等地投资风电、光伏项目。同月,中国神华与广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项目合作,深入推进“两个联营”。
近日,随着新街一井、新街二井两个800万吨/年煤矿获批,中国神华的煤炭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以煤炭为主,煤电与新能源为辅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