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中,数据显示,2060年我国氢能消费规模将达到近8600万吨,产业规模4.6万亿元,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我国主力氢源,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发展,以及绿电制氢技术装备的快速迭代,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将增至50%。
正值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长之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成为迈向更清洁、高效能源的重要选择。为推动这一创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由城市交通网发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晟格会展(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上海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4年12月18日-20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重磅开启!
这是一场聚焦于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国际性盛事,旨在为业界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和推动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增长。
,影响力辐射海内外。</p><p><img src=)
本届展览会上,将展示各类与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相关的产品、设备和解决方案。从燃料电池汽车到燃料电池堆,从氢气储存和输送技术到燃料电池系统,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当前行业内最先进、最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和产品正在改变我们对能源的认知,引领着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碱性燃料电池(A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磷酸燃料电池(PAFC) 磷酸掺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BI-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金属 空气燃料电池(MAFC)及其它燃料电池系统与制品;氢内燃机等;成果应用:通 信基站(备用电源/应急电源)手机及特殊市场,其他应用等;</p><p>03◆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及供应技术:</p><p>电极/催化剂,膜电极组,其它电池堆材料气体扩 散膜,隔离膜,热利用/热能技术,气电共生系统,散热器,加热器,热水储存槽, 热交换器供应技术:阀门/接头,化学氧化物,压缩机,纳米碳管,泵,送风机,其 它相关产品技术;评估/测试/分析:单电池测试设备,电子负载仪器,氢器传感器, 气体分析设备,分析软件 (结构、热力、电磁、流体、噪音),电特性评估装置,材 料测验仪器,电池侧射设备等;</p><p>04◆制氢设备技术与氢气供应:</p><p>氢气制造设备/技术,重整设备/技术,多种工艺制氢生 产设备/技术(天然气蒸汽转化、甲醇裂解制氢、煤制氢、水电解制氢、化学制氢、 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制氢公司;余氢供应企业;甲烷/丙烷/丁烷/甲醇,纯氢气, 合成氢、混氢、汽油/煤油/溶剂油,氢气检测仪器等;</p><p>05◆氢气储运及相关设备:</p><p>储氢槽/储氢罐,氢气感应器,分配器,储氢合金,储氢相 关材料,输氢管线、泵、阀,特种运输车辆等;相关设备:气体涡轮/蒸汽涡轮,变 频器/变流器,吸收式冷冻机,其它相关技术设备,纯净水制造设备,研磨机/分配 器/混合器,清洁设备,熔炉/干燥炉/烧成炉,电脑辅助制造等。</p><p>06◆加氢设备:</p><p>加氢反应釜、高压消解罐/瓶、加氢反应器、高压换热器、高压分离器、 加氢加热炉、加氢脱硫装置等;</p><p>07◆加氢站成套设备:</p><p>氢气车载运输瓶组、氢气计量装置、氢气压缩系统、氢气储存系统、售气系统、控制系统、液氢运输车辆等;</p><p>08◆综合展示:</p><p>加氢站工程设计、氢能基础设施,氢能专利及成果转让,氢能示范区,省市氢能园区,大学和研究机构等。</p><p><img src=)
这是一个共同迎接未来能源的机遇,期待更多行业同仁亲临现场见证新能源技术的潜力和可能性,共同探索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成长之路,构建共赢开放的发展格局,助力全球氢能发展与地方产业稳健发展,引领能源革命的浪潮!
2024年12月18日-20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共同见证一场关于氢能与燃料电池的更多可能性……
精彩不止于此,
更多 看 点,
现场等你解锁!
参展与媒体合作
chris ZHANG 张女士
T:021-31148748
M:13817851721(V同号)
Q:3326911596
E:busex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