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0年动力电池装车的生产电池装机率达到76%,2021年是70%,2022年是54%,2023年是5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比例也是逐步降低,从80%的比例降低到2023年的50%的比例,而磷酸铁锂电池从71%降到了55%的比例,两个都是生产过剩和库存相对表现压力较大的。
随着储能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俄乌危机带来的世界能源危机,储能等产业的电池需求增长很快,导致装车的电池占比下降较明显。
2021年和2022年动力电池的增速低于整车增速,今年的动力电池增速基本持平整车增速。
针对汽车电池需求方面,崔东树表示,乘用车电池需求增长持续较强,2023年的纯电动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增长30%,而插混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增长125%,持续较强增长。客车的电池需求相对低迷。专用车的电池需求也是较快增长。
崔东树指出,过去几年,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动力电池市场的技术进步相对比较缓慢,而规模增长特征相对明显,因此,电池企业获得了较强的生产和装车数量增长的特征。
原有的电池的格局没有明显变化,看谁投资多,然后谁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主力电池企业扩张表现持续较强的特征;而中小型电池企业也有靠技术或其它方面突破获得一定增长的机会。因此,电池格局在高速增长中应该说总体相对稳定。
但是未来电池产业变化的机会相对较大,未来整车企业造电池或整车联合相关的企业共同造电池的趋势日益的明显,电池企业逐步会形成整车的核心配套的产品。
[责任编辑:陈长清]